國旗下的講話

2022年9月15日 張惠儀助理校長

講話題目: 中國傳統節日

中國歷史悠久,有50多個民族,文化寶藏十分豐富。 其中傳統節日正好具體表現出中國的文化特色。

翻開月曆,一年之中,有很多不同的傳統節日,例如春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及中秋節等……同學們,你最喜歡哪個節日呢?.

我自己就最喜歡剛剛過去的中秋節。 有關中秋的來源,有人說是古時的嫦娥奔月, 有人說是元朝末年的月餅起義。 無論如何,中秋時分, 秋高氣爽,令人精神爽利,身心舒暢。

正所謂「月到中秋分外明」,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,有一年之中最皎潔的月亮,是古時候祭拜月亮的日子,中國人相信祈求月神的保祐,可以使全家團圓吉祥。 在中秋節的晚上,與親朋戚友團聚,一起賞月,一起談天,一起玩花燈,互相問候,由古時到現在,都別具意義,特別是在現今的世代,人們各人各忙,難得聚首一堂,中秋節提醒人們表達親情友情的重要性。`

中秋節要吃月餅,月餅就是團圓的象徵。 古時候,人們會做月餅用來送禮、又會一起吃月餅, 圓圓的月餅, 再一次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人, 要愛護親友。 現今的社會, 我們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月餅,由傳統月餅,到近年創新的冰皮月餅,雪糕月餅…..為傳統文化注入新原素、新生機。 人們可以各式其式,投其所好,當中寓意中國人「重情」的傳統價值觀,親情、友情等都對我們都重要,親友們齊齊整整,開開心心慶祝,所謂「 人月兩團圓」。

隨著科技進步,加上疫下新常態,可能人們會改用手機短訊向遠方親友問候一下,祝福一下,所謂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。 雖然形式改變了,重情的價值觀始終不變。

希望各位同學都能歡度每個佳節之餘,思考每個中國傳統節日的意義,牢記祖國的優良傳統和價值觀。